一针一线一手绝活 永康后吴刺绣香透东南亚

发布者:南京雨花石鹅卵石厂家 发布时间:2006/12/27 访问数:1354

    元宵节刚过,永康市石柱镇后吴村刺绣经营户家中的电话就响个不停,来自新加坡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地客商的催货电话一个接一个,他们都急切地询问春节前订做的有着中国古韵的龙袍、刺绣门彩什么时候能够做好。

    后吴村是永康市一个有着78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,刺绣是这个村的古老传统工艺,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太太,下至十几岁的小姑娘,个个都有一手刺绣的绝活;长期以来,这里的刺绣工艺主要用于为本地的唱戏班加工古装戏服,上世纪90年代后,交通、信息的方便,让后吴的刺绣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,焕发出了勃勃生机。

    “东南亚一带华人比较多的地方,他们过年过节的时候都要在家里的门厅上挂一副刺绣门彩,以示吉祥如意。”后吴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汉双告诉记者,“春节过后,我国福建、广东沿海一带和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的渔民又要出海了,他们出海前也要挂门彩,以保佑他们能够平安,所以要货量又大了起来。”

    记者在后吴村的一家刺绣经营户家中看到,20多名姑娘坐在缝纫机前忙得不可开交,业主说,现在订单太多了,除了自己女儿、儿媳妇外,他还雇了20多名本村姑娘来帮忙。仓库里1000多条中国龙袍、古装戏服、刺绣门彩则已经装箱,马上就要发往世界各地。

    据介绍,后吴村这些刺绣布料用的是绸缎,工艺十分讲究,许多地方还是一针一线绣上去,龙虎凤凰图案精美细致,“金玉满堂”、“八仙过海”等门彩中的人物也绣得栩栩如生,极富中国古老传统的韵味,因此深受海外老华侨们的喜爱。

    “做一件龙袍和门彩需要几十道工序,几十种不同颜色的线拼合起来。”吴汉双说,“以前全部用的是手工,现在逐步开始用机器甚至是电脑刺绣了,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。”

    目前,后吴村大大小小的刺绣经营户有100多户,上规模一点的有10多户,全村有家用缝纫机和工业缝纫机300多台,还有20多条电脑刺绣生产线,仅刺绣产业一项年产值就达上千万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信息来源:金华新闻网